一篇2018年美國的研究顯示: 15歲以上的狗狗,高達7成都深受失智所苦。
 

 

 

我們都知道,人老了常常伴隨著各式各樣的疾病出現,其中,老年的失智是我們最害怕的。當年輕時後的認知都一一消失,我們害怕自己和最親愛的人失去連結。

因為營養和醫療的大幅進步,寵物犬貓的預期壽命相較從前越來越長。如同人類一樣,延長的壽命使得「老年病」在越來越多犬貓身上出現。和人的「阿茲海默症」或是「失智症」很相似,我們用「認知功能障礙(Cognitive dysfunction, CD)」稱這些影響老年犬貓神經行為上的問題。當犬貓隨著年紀導致認知功能下降,使得行為出現了與其他醫療問題無關的變化,就可能是有「認知功能障礙(CD)」。

 

11歲以上的毛孩,隨著年齡越大發生機會越高

 

狗狗的認知功能障礙非常常見,根據2018年一篇美國的調查,有將近三成的狗狗在11-12歲時出現了認知功能障礙;而到了15-16歲時,則有將近七成的狗狗深受認知功能障礙所苦。這些狗狗可能會出現許多可觀察到的症狀,如睡眠習慣改變、在家中隨地大小便、甚至和飼主、環境、其他動物的互動產生變化日本在2019年的一篇研究中也指出,視力問題的產生、嗅覺的退化、顫抖、搖晃、跌倒、垂頭喪氣的姿勢都是犬認知失調症的臨床表現。尤其是在早期,如果我們觀察到類似的狀況,可能可以做為輔助診斷的判斷依據。

認知功能障礙在看似精明的貓咪身上,也可能出現,並且隨著年紀有更高的機率發生。11到14歲時只有28%的貓咪有因為年紀產生行為的改變,這個數字到了15歲以上,則大幅調高至50%。年老貓咪和認知功能障礙相關的行為有例如漫無目的的活動、迷失方向、睡眠習慣改變、過久的發呆、隨地排便排尿、以及過度的喵喵叫(常發生在晚上)等等。

 

我的毛孩,真的有認知功能障礙嗎?
 
懷疑毛孩有認知功能障礙(CD)時我們可以帶牠們去給獸醫師檢查。許多老年動物也好發生的問題例如關節炎、腎臟病、代謝性問題、牙周問題等,都可能在動物上以行動改變、排便尿改變、活動量改變、飲食習慣改變的形式出現。
若是直接將身體問題歸類到「我的毛孩老了所以才這樣」,很可能會將真正的身體問題擺著,而延誤了治療!
所以,先針對老毛孩身上懷疑的問題進行檢查是很重要的。都排除後,再加上病史,我們才能確定動物是否有認知功能障礙。認知功能障礙無法治療痊癒,但是視狀況,可能可以使用一些藥物輔助腦部的功能,平常也可以補充Omega-3 是幫助腦神經健康,並搭配生活的豐富化刺激,減緩大腦退化的速度。
 
 
日常生活可以這樣幫助毛孩
 
在家裡,我們可以用各種有趣的活動增加毛孩腦部的刺激。例如陪牠們運動、跟牠們玩、不時更換新的玩具等等。縱使有可能學習速度沒有幼年動物快,但是在老年時訓練狗狗,也是一個可以增加腦部刺激很好的活動!除了環境的豐富化很重要以外,因應隨著年紀出現的越來越多健康問題,若我們能跟著調整一些生活型態,將會可以幫助老年動物過得更舒適。在狗狗,或許是需要更頻繁的出門散步上廁所、或是開始訓練在室內定點上廁所;對貓咪來說,更多貓砂盆的放置、更大的貓砂盆、或是更頻繁的清理貓砂也許是必要的。而在一些視力不如以往的毛孩中,也可能可以在家中增加光線、甚至是氣味的標示,都可以讓寵物在家中更知道如何應對。認識了認知功能障礙,讓我們一起用仔細的心陪伴毛孩老年。希望全天下的毛孩老了以後,都可以一樣每天吃飽喝足曬太陽、每天安心耍可愛!
 
 
參考資料:
(1)Neus Bosch, Maria, et al. "Dogs with cognitive dysfunction syndrome: a natural model of Alzheimer’s disease." Current Alzheimer Research 9.3 (2012): 298-314.
(2)Neilson JC, Hart BL, Cliff KD, Ruehl WW. Prevalence of behavioral changes associated with age-related cognitive impairment in dogs. JAVMA 2001;218(11):1787-1791.
(3)Ozawa M, Inoue M, Uchida K, Chambers JK, Takeuch Y, Nakayama H. Physical signs of canine cognitive dysfunction. J Vet Med Sci. 2019;81(12):1829-1834.

(4)Moffat KS, Landsberg GM. An investigation of the prevalence of clinical signs of cognitive dysfunction syndrome (CDS) in cats. JAAHA 2003;39(5):512.